愈合与新生,七百年古樟树守住凌边村的根与魂     DATE: 2024-06-02 01:26:51

愈合与新生,愈合七百年古樟树守住凌边村的新生根与魂 | 年轮说①_南方+_南方plus

南方农村报 李嘉镓 制图

南方农村报 李嘉镓 制图

南方农村报 李嘉镓 制图树种:香樟

树龄:719   保护级别:一级古树

生长地点:广州市番禺区凌边村环村西路

车辆驶入番禺区石碁镇凌边村,村口一株冠幅巨大的住凌古樟树绿叶葳蕤、树荫如盖,愈合形成了独木成林的新生生态奇观。700多年的百年边村光阴,这株古樟树虽然历经天灾人祸,古樟但是树守依然凭借顽强的生命力屹立于时光之林,坚守着凌边村的住凌根与魂。

凌边村党支部书记凌润聪接受采访时表示,愈合这棵樟树是新生番禺区目前现存最长寿的‘古树王’,它经历火烧空、百年边村风刮倒,还能重新生长、重焕生机的经历,被凌边村民视为精神航标,始终鼓舞着人们无惧生活的风雨,不断向上生长。

南方农村报 李嘉镓 制图

古树,开村立基的“见证者”

 时值中午,骄阳当空,记者走进凌边村古树公园,古樟树繁密的树冠为这里制造了超过3亩地的阴凉。这株一级古树曾在2006年取芯鉴定年轮,估算至2024年已有719年的树龄。

凌边村古樟树,大树婆娑,遮挡正午骄阳。

凌边村古樟树,大树婆娑,遮挡正午骄阳。

据清乾隆年间进士凌鱼所编《凌氏族谱》记载,元延祐二年(1315年)凌震在粤抗元失败阵亡后,其次子凌方道迁居到此,集中凌姓人居住一边,故称“凌边”。修缮族谱的凌荫涛介绍道,祖先迁居来此时,看到区区数十载的树木,竟然如此茂盛,便觉得此处是宝地,从此开村立基在番禺定居下来。古樟树也因此成为凌边村的“村徽”。

数百年来,人们在古树周围聚居为村、繁衍生息。古树犹如村中族老,见证着凌边村的发展变迁,也寄存着人们的集体记忆。村民凌阿伯回忆道,“小时候,我们最爱爬到树上玩耍。以前,生产队开工前,人们都会在树下休憩,等待任务派发,再从树下出发开工。”

古树也是村民们不可或缺的生活空间。上世纪50—70年代,古樟树下曾是村里的农产品交易集散地,村民们将田地里收获的新鲜蔬菜运到树下与菜贩交易,再转卖出村。如今,虽村民不再以农业为主业,但是大树阴凉舒爽,依然是老人饭后散步聊天的好去处。

愈合,历经磨难还坚劲

 香樟是南方珍贵树种,与楠树、桐树、梓树并称为“江南四大名木”,树形多挺拔高大、亭亭而立。凌边村的古樟树树形却不同寻常,主干中空,裂成数瓣,枝干或横或斜向外伸展,为大树提供支撑。树冠如同一朵巨大的“绿云”,在阳光的照射下,流光熠熠映落地面。

树干上的伤痕清晰可见。

树干上的伤痕清晰可见。

据村中老人描述,凌边村古樟树原本呈伞形,高17米,冠幅占地3亩,但由于年岁日久树干被虫所蛀留下空洞。上世纪50年代,一只狸猫藏于树洞中,村民们便用火把塞进树洞,想将狸猫引出,不慎将树烧伤,从此庞大的古树便只凭借树皮支撑。经历了这次磨难后,古树仍勉强维持。到1994年夏,古树终于不支突然分成两边倒塌,树顶枝丫着地。即便如此,古树也没有枯萎死亡,倒下的枝干向下扎根,重焕生机。后经广州市古树名木鉴定部门考证,此树被列为一级古树加以保护。

直至今日,走近古树树干上斑驳的伤痕清晰可见,更彰显其强大的生命张力。向下扎根,向上生长,古樟树经历磨难又恢复曾经枝繁叶茂的模样。古树百年,所蕴藏的自然哲学,滋养着村民们的精神世界。

新生,与人的守护密不可分

凌边村村民对这株古樟树的爱与守护是自发自觉的。早在1998年,村内建设环村路,规划之初就特意为古树“让路”,为后来古树公园建设打下基础。据凌边村党支部书记凌润聪介绍,凌边村多年来形成了爱树护树的传统,古樟树上掉落的枯枝、树叶村民都不会去拣作柴火。村中亦有村规民约,明文规定不得损坏古树,爱护古树已经成为凌边村村民的共识。

记者在古树公园走访期间,偶遇正要前来除草的村民彭阿姨,她日常负责村内环卫工作,她告诉记者:“古树公园每天都需要打扫,村民见到树底有垃圾也会主动拾走。古树保护范围内,定期都会进行除草工作。”她带记者来古树旁的一株小树苗前,说道:“这株小树苗是古树落下的种子生长出来‘子孙’,我们每次除草都会小心,以免伤害到它。”

古树种子落入地面,长成的小树延续着它生命的传奇。

古树种子落入地面,长成的小树延续着它生命的传奇。

除了村民的悉心看顾,古树能健康生长还有赖于“树木医生”的照料。广州市林业和园林科学研究院树木保护中心定期会安排工程师前来为古树“体检”。通过记录树木的整体长势,树冠、树叶、根系生长情况,枯枝、病虫害、土壤积水等情况,来判断古树的健康状况和生存环境状况,一旦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及时处理,为古树生长保驾护航。

广州市番禺区石碁镇城市管理办公室负责人朱春曼表示,“近年来,石碁镇切实加强古树名木的保护工作,落实‘一树一档’,建设了古树主题公园,为古树生长营造了更为优越的环境。”

古树,连接着历史与现实,过去与未来,古树的守护,需要更多社会主体的参与。日前,广东省林业局、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省乡村振兴基金会联合发布绿美广东古树认捐项目(详情请戳→),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古树认捐·绿美有我”募集资金活动。募集资金将用于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示范点建设、县镇村绿化和古树养护等。省内各机关事业单位和中央驻粤单位以及企业、社会团体、个人等,均可通过绿美广东公共服务平台参与古树认捐活动,携手为广东古树名木保护贡献力量。

绿美广东古树认捐项目火热进行中

扫一扫

登录“绿美广东公共服务平台”

一起参与古树认捐认养↓↓↓

南方农村报 李嘉镓 制图

【记者】李嘉镓

【摄影】柯学潜

【来源】南方农村报